8月25日,第五期基地暑期線上讀書會共有兩名同學進行了讀書分享。
徐宇豪同學分享了林毅夫老師的《本體與常無:經濟學方法論對話》,該書收錄了林毅夫教授在經濟學方法問題上與學生的對話記錄。林教授強調經濟學家必須以“常無”的心态,從現代經濟學的“本體”,即理性人基本假設出發,研究新出現的經濟現象。他用“一分析、三歸納”的方法為我們闡述了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産生的原因以及新古典經濟理論基于“華盛頓共識”提出的“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的應用所導緻的一系列後果的經濟學邏輯。在與學生們的對話中,他解釋了諸如“數學與經濟學理論的關系”“理性、有限理性與非理性的辨析”“假設的不相關性與假設的易于處理和真實性”等問題,并且對如何成為經濟學家提出了其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和一種心态。全書對于經濟學方法論的探讨邏輯性強,說理透徹,具有很強的啟發性。
彭宸同學分享了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的代表作《自由選擇》。作者在書中強調了自由的選擇和交易本身所具有的促進經濟繁榮和人類自由的内在潛質,并強調大部分政府幹預措施往往是從好的目的出發,但結果卻造成了社會福利更大的損失。作者認為相比起被更多人所提及和過度渲染的市場失靈,人們也應該關注來自政府層面但又是十分隐蔽的政府失靈。在書中,弗裡德曼分别讨論了當時在歐美發達國家盛行的福利國家的相關政策,從實踐的結果出發,這些打着公平旗号的政策實際上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作者關于市場有效性與“政府失靈”對于當今我國經濟發展相關議題仍具有啟示、借鑒作用。
在兩位同學分享完畢之後,同學們就政府的職能以其範圍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讨論。後續讀書會的内容将持續在本公衆号中發布,期待同學們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