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基地”)邀請到了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互聯網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航老師作主題為《如何理解數字經濟與數字經濟學》的講座,從數字經濟的典型現象和事實出發,總結數字經濟區别于傳統經濟的主要特征,從經濟學的角度梳理數字經濟的基本規律,最終形成一個理解數字經濟的經濟學框架。基地班師生在線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一開始,劉航老師就通過列舉數字經濟在現實中的應用,如各類智能硬件、各類軟件和應用程序、我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各類數字平台等,引入了數字經濟的概念。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産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随着數字經濟重要性的日益凸顯,劉航老師提到了數字經濟中的四類矛盾。首先是數據價值與信息安全的矛盾,這涉及到數據資産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界定,以及個人信息洩露和數據跨境流動所産生的風險。其次是平台企業缺乏進行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的激勵,這是因為我國數字經濟仍以消費互聯網為主導,追逐“流量為王、赢者通吃”,再加上大型平台企業進行的“獵殺式并購”,這使得我國數字經濟很難在技術層面進行創新。另外,在平台經濟中的規模效應往往體現在平台企業所擁有大量的用戶數量,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産量或者市場銷售量,因為數字經濟的規模效應主要表現在用戶端,這使得數字經濟中規模經濟與市場效率之間的沖突變得十分模糊。最後,平台經濟對于社會公平也可能産生負面影響,例如差别定價、社會财富過度集中等。
從數字經濟到數字經濟學,劉航老師重點講解了兩個基本規律:網絡效應和成本效應。網絡效應在數字經濟中最直接的應用就是雙邊市場模型。在雙邊市場中,平台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分别制定價格,例如淘寶對消費者免費,對賣家收費。數字經濟的成本效應則指數字技術造成的搜索成本、複制成本、運輸成本、追蹤成本、驗證成本的下降。
最後,劉航老師談到,數字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和專業,其理論研究框架是研究消費者、廠商(特别是數字平台企業)、政府這三類主體行為,并從數字技術、市場交易、産業組織、經濟增長四個層面開展研究。
此次講座為同學們拓展了對數字經濟學的認識,同時劉航老師豐富翔實的現實案例也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身邊所發生的事件,并引發同學們對數字經濟學的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