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基地”)邀請到我校文化與傳媒學院藝術系主任劉樹勇教授做“藝術與愛的價值觀——看看世界,看到自己”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李桂君教授主持,基地班師生參加活動。基地是國家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之一,旨在探索創新有效可推廣的立德樹人模式。基地在 “學史明理”指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為目标,注重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的經濟學家。“明德通識講座課程”是基地在“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指導下,整體創新實踐之一;是結合并發揮我國傳統書院教、學、研、藏模式的優秀文化,精心設計的講座課程系列。本系列課程通過邀請國内外文化、哲學、社科、藝術、理工等領域的學術大家、創新領航者為同學們帶來經濟學科外的多元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為知識全面、視野廣闊、教養博雅、人格完整的人,将“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情懷教育”落到實處。
講座伊始,李桂君教授提出基地班的同學不能把自己僅僅限于專業領域,要保有對世界的獨立認識和深刻思考。他希望基地學生能夠通過多角度認識世界、反應世界達到渡人、渡己的達觀,進而紮根本土,深刻把握國家的實際和特色,學以緻用,經世濟民。
講座正式開始前,劉樹勇教授提出不希望自己的講座是圍繞理論的空中樓閣,而應是結合實踐的産物。他認為,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創造畫作,而是找到方向。在一個人的人生中會碰到很多的機遇及其帶來的變化,隻有變化是唯一不變的東西,要去适應變化,在生存外和外在世界建立更多的聯結。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藝術從來不是書,而是行,是知行合一,畫就是了解世界的一個很好的媒介。
劉樹勇教授希望基地學生警惕“熟視無睹”這四個字,多多觀察周圍的事情,發現身邊的美好。“葉子的陰陽向背如果從心裡、手上走過,那麼我們與他們的關系就變了。”劉老師還提到,“相機有一個相框,沒被相機拍過,就相當于沒有被認真的凝視過,生活中我們常常凝視自己的臉,是否曾這樣認真的凝視過世界呢?”
本次講座圍繞着兩個主題展開:畫是為誰而畫?要如何自我表達?又由作品推及到劉老師這些年的經曆和感悟。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劉老師在這基礎上說到,畫應該為自己而畫,表達應該保有最基本的真誠,畫畫也需要一顆“慎獨心”。劉老師認為網絡其實是一個沒有邊界的江湖,要學會真誠的表達,善于推己及人的去理解。劉老師認為,詩首先要讓别人能夠聽懂,才有能夠直入人心打動别人的力量。他用自己舉例,作為一個“音盲”,他常常會被音樂的旋律所打動,甚至熱淚盈眶。語言表達也是如此,與其說用語言不如說“蹂躏”語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頭腦裡的思想,做到通達、直白且深刻。他以詩歌作為例子,認為最好的詩是詩經,因為它是自然生長生發出來的,怎麼舒服怎麼來的古體詩恰恰是最好的詩。劉老師希望大家在表達的時候也一樣,不要拘泥于已有的規範,從自己的内心着手,讓所有的語言文字自然生發出來。
劉老師涉獵很廣,在衆多藝術領域都有一定的造詣,并展現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年輕的時候受到了德國木刻作品的影響,用一個寒假做了130多件作品,内容無所不包,雅俗共賞,從自畫像到打撲克的人,到公園的小情侶,到告别,到一個夢遊的人,萬事萬物都涵蓋其中。他說他這個時候的作品更多的是模仿,生猛有力但是卻缺乏個人的風格。他還講到了自己的攝影經曆,那段時光對他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也鼓勵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多多去試錯。之後,是具有個人色彩的畫作,有對現實的觀察思考,把事件繪成漫畫,再放上一首隽永的小詩;有基于四大名著等對曆史文本重新解讀,别有深意;也有僅僅是一個夢,一個風景。“不要讓語言成為擋住别人的牆”,他這樣說到,“表達時存在視覺邏輯,現實邏輯和内心邏輯,三重邏輯,我們要給自己自由想象的空間去打破時空表達自己。”;也有僅僅是一些花花草草,那是一種天然的對美的欣賞力,是一些瞬間的美好,當這些美好被記錄下來,瞬間就變成了永恒;還有别有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最平凡的日常。
最後,劉老師提到這些年來,他也在做表達的新嘗試。比如他曾數次去河西走廊,通過時空錯位的方式,将格局打開,溝通古今。
時間有限,師生意猶未盡。劉老師和基地學子約定今後多多交流,砥砺基地學子在實踐中感知和體悟生活。講座在同學們的掌聲和思考中落幕,基地學子也愈發期待之後與名師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