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我院史宇鵬老師在“中國青年網”名家專欄闆塊發表了題為“解決兩個不匹配,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文章,特此祝賀并轉載如下: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兩個看起來很矛盾的現象。一方面,不少行業存在着比較嚴重的産能過剩,企業的産品賣不出去,産能利用率低。據2015年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的第23次全國企業經營者年度跟蹤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六成企業的設備利用率低于75%,企業總體平均設備利用率隻有67.8%,其中制造業企業的平均設備利用率僅為66.6%,比2014年下降了4.4個百分點。企業設備利用率不足,意味着老百姓對企業産品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中國老百姓卻越來越熱衷于到國外買東西,從嬰兒的奶粉到馬桶蓋都要去外國買。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中國出境人數超過1億人次,境外消費額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币。中國人到國外瘋狂地購物,讓老外都感到吃驚,甚至日本專門發明了“爆買”這個詞來形容中國人近乎瘋狂的消費行為。這表明,中國老百姓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對産品的需求并不少。
以上看似矛盾的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随着中國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已經大大提高了,不少人已經能夠做到“全球采購”,在全世界範圍内配置自己的消費産品。其次,且更重要的是,這表明,消費者對産品質量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企業的品牌、商譽等方面看得越來越重。因此,他們甯願花費更多的成本去購買國際知名品牌,也不願意買國内相對廉價的産品。這不像改革開放初期,産品短缺是常态,老百姓的收入也有限,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有的買就不錯了;而現在,社會産品極大豐富,老百姓也逐漸富裕起來,因而他們變得越來越挑剔:他們不僅挑剔價格,更挑剔産品的質量、服務。這就像春晚一樣,剛開始辦的時候,什麼節目都是一片叫好,現在不行,辦多了,老百姓就變挑剔了,不是說随便上個什麼節目老百姓就叫好,搞不好還被老百姓罵。
所以,我個人感覺是,之所以目前不少企業發展遇到困難,就是因為企業供給和老百姓需求之間不能形成很好地匹配,這種不匹配既影響了微觀企業的活力,也影響了宏觀經濟的增長。這種不匹配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硬件的不匹配,二是軟件的不匹配。硬件的不匹配主要是指老百姓需求的商品企業目前還提供不了。比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來越需要“高大上”、個性化的産品,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生産的仍然是中低端、同質化的産品,這和老百姓的需求是不匹配的;軟件的不匹配,主要是指老百姓購買産品的同時,需要産品質量的保證、細緻周到的服務和更好的企業聲譽,而能夠提供這些供給的國内企業相對而言就比較少了。
這兩種不匹配之中,軟件的不匹配的影響其實更為深遠。因為,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産品買賣行為從表面上看是一種交易關系,其實更是一種信任關系:當消費者向某個企業購買産品的時候,就等于說他在用自己的錢向企業投下了神聖的一票,也就是說他相信這個企業能夠給帶來他所期望的服務和質量,否則他幹嘛要買呢?因此,商品表面是交易的物品,其實更是信任的載體:如果不能讓消費者滿足他對産品、對企業的期待,他就用腳投票,不買你的東西。從供給的角度而言,供需在硬件上的不匹配相對容易糾正,軟件上的不匹配就不那麼容易改變了,因為質量的承諾、企業的聲譽等無形資産的積累需要企業持久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需要花費大量成本來進行建設和維護。不過從長遠來看,這種投入是值得的,因為軟件上的匹配一旦實現,它就能夠給企業帶來長久的收益,因為聲譽和品牌才是企業長久不衰的競争優勢的源泉。
由此可見,為了保持新常态下經濟中高速增長,就需要我們花大力氣解決以上兩個不匹配問題。一方面,我們需要關注企業是否能夠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是否能夠形成有效供給。因此,我們要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壓縮過剩産能,提升産品層次;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讓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以競争促進企業聲譽建設,提升中國企業和中國産品的軟實力,讓中國制造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