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以展視野,博覽中外以拓胸襟,返璞歸真以明本性,憂國憂民以寄情懷,歡迎大家關注經濟學家夢工場微信課堂。本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專注于興趣培養、思維拓展,為學子答疑解惑,力求成為學術科研的領路者。本次微信課堂是由徐華老師主講的“自然讀書法”,已于2020年3月6日在經濟學家夢工場微信群和喜馬拉雅FM經濟學家夢工場專輯正式上線。
主講人:徐華副教授
徐華老師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bevictor伟德官网經濟史學系教工黨支部成員,曾在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部研修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度經濟學》,現擔任bevictor伟德官网教師,主講《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管理經濟學》、《制度經濟學》、《中國經濟思想史》、《老子、莊子》等課程。
内容簡介:
你是否還在憂愁找不到與你志同道合的書籍夥伴?你是否還在懊惱看完一本書腦子卻空空如也?你是否還在糾結于想讀懂一本書卻始終難以窺其門徑?不如來聽聽本期微信課堂徐老師傳授給我們的自創獨門秘籍——自然讀書法。
那麼,何為自然讀書法呢?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胃口不讀書。要做到,讀每一本書,必有機緣。徐老師首先以老子所言“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引發我們深思:何為“有”,何為“無”?為了解釋兩者關系,徐老師首先以飲食為例,他認為飲食的幸福感并不來源于我們所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山珍海味,而在于隐藏在這背後的“無”,即我們的胃口。倘若胃口好了,粗茶淡飯也無異于玉盤珍馐。緊接着,徐老師又以經濟學中的需求和供給為例,他認為所謂供給就是“有”,需求則是“無”,是供給之母。正如我國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市場需求由廉價勞動力轉向了機器,自然而然地解決了生産率低的問題。循着這個道理,徐老師認為:“讀書如同吃飯,沒有胃口,硬吃,不僅是一件苦事,而且硬吃下去也消化不了,得不到營養。”所謂的讀書方法和技巧屬于“有”的範疇,而他的自然讀書法強調的是養“讀書之胃”,更加側重于對“無”的思考和解讀,從根本上提高我們讀書的興趣和效率。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養好讀書的胃口呢?
首先,徐老師強調要憑借興趣讀書,沒有興趣不讀書。興趣如何養成?我們要學會做“減法”。徐老師認為每個人天生就有讀書的興趣,隻不過當今社會誘惑過多,我們的興趣點過多,這使得我們的興趣分散了。因而我們需要适當縮小生活範圍,學會節制我們的興趣點,如此,讀書的興趣自會翩然而至。
其次,就是循着問題讀書,沒有問題不讀書。徐老師認為所有的論文和著作都是圍繞一個問題一個解答來展開的,倘若問題得以樹立,那麼在書中尋找答案則是一件既富有張力又令人愉快的事情。既如此,如何去尋得一個好的問題呢?我們仍要學會做“減法”,即讀書的範圍不可切換過快。古訓“開卷有益”并不全對,看書定要帶着問題,精确範圍,無目的地多讀反而落了下乘。
第三點就是當我們對某本書産生興趣時,沒必要本着“打死仗,紮硬寨”的精神,拼命求“甚解”。徐老師認為,正如諸葛亮所說“好讀書,不求甚解”,讀書應該有一種自然,随性的态度。讀哪一本書,是随性的;讀到什麼程度,也應該是自然的。讀一次有一次的收獲,不要務求全勝;一次讀不太明白,下次再來。總之,要小心保養讀書的“銳氣”、”食欲”、“胃口”,不要太“苦”,要像愛惜自己的眼睛一樣,愛惜自己的讀書胃口。
最後,徐老師基于自然讀書法的視角,對大學教育的模式做出了一些評價和建議。他認為現在的教學安排過于規範化,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态,導緻了讀書胃口的喪失,并提出一個好的學校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來使其思想的枝桠充分伸展。同時也忠告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化被動為主動,适當做“減法”,在選課上遵循胃口和本心,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分淡泊甯靜。
以上便是本次微信課堂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從徐老師的自然讀書法中有所收獲。